
真的,中国企业不要再给印度做嫁衣了,一个手机市场还不够吗?
一个失望的消息,上汽集团缴械了,交出了印度公司的控制权。去年6月,就传闻上汽印度公司被强行收购,丧失控制权。当时,上汽还义正言辞的辟谣,当时还觉得上汽挺有骨气。
根据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印度最大的钢铁巨头JSW和上汽集团共同成立一家价值15亿美元的合资企业,生产、销售名爵MG品牌的电动汽车。其中,JSW持股51%,拥有控制权,上汽集团持有剩下49%股份,提供技术授权。
2017年,上汽进入印度市场,成立名爵印度汽车公司。这么多年,在印度投资了几十亿。结果被印度抢劫,强制摘果子。
上汽可能看中了印度的庞大市场,另一方面可能觉得技术在我手里,我还是掌握主动权的。可惜的是“你看中了它的市场,它看中了你的全部”。
看看中国手机企业吧,被收割的多惨。表面看中国手机品牌在印度占有率很高,为这些手机企业带来了很高的销量。但是,你看看从印度赚到的钱,带走了一分吗?
中国手机企业辛辛苦苦培育了印度市场,培养了印度员工。结果换来了什么?不停的骚扰、指控、罚款,还要求从生产到销售,都得印度人说了算。
印度这么做的目的,无非是想让中国手机企业把股份卖了,让印度人来干。现在印度手机市场发展得如火如荼,中国企业功不可没,可惜被印度“卸磨杀驴”。
看到中国电动汽车发展得这么好,印度总理莫迪也是雄心勃勃,声称要将印度打造成全球电动汽车生产中心。但现在印度电动汽车渗透率不到2%,基础非常薄弱,非常需要外国企业来帮忙。
这就像2014年一样,印度手机供应链也很差,然后忽悠了小米、OPPO等中国手机厂商过去建厂。
全球最大的两个电动汽车生产企业特斯拉和比亚迪,都没去印度。莫迪还多次拉拢马斯克,希望特斯拉去印度建厂。马斯克是一个很精明的人,表面上对印度一顿夸,但迟迟不去印度,反而在墨西哥建厂。
比亚迪本来是打算投资10亿美元在印度建厂的,但后面还被印度重罚了6000多万,果断就放弃了。
被坑了一次还不够,上汽这又是帮印度电动汽车市场打基础去了。等印度电动汽车市场发展起来了,按照它们的一贯手法,必定会强制要求将所有的产业链交出来,而且一分钱都别想带走,印度赚钱,印度花。
说实话,对于印度这种不讲信用,而且老是在我们周边挑事的国家,为什么要去帮它。更何况从制造业上来说,印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。
中国汽车想要弯道超车,走向全球化是必然的。对于中国汽车企业出海,也是100%支持的,但对于印度这种明显针对中国企业的国家,完全没必要。像比亚迪到泰国建厂,就是不错的选择。
上汽交出了51%的股份,基本就交出了所有,就等着看印度电动汽车发展起来之后,会怎么对上汽吧。
